一、明故宫南京博物院
8:30。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资料图片)
二、南京博物院在明故宫几号出口
南京博物院从中山东路到中山门之间的正门进入。
三、南京博物院故宫
1 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时间是:周一至周六:8:30-17:00周日:9:00-17:002 这个开放时间是根据参观者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所制定的,并且考虑到了游客的数量和参观需要的时间。3 除了上述时间之外,南京故宫博物馆还会根据特定的节假日和活动进行开放时间的调整,请游客在参观前先行了解相关信息。
四、南京博物馆故宫馆
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42万余件,在全国博物馆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
个人认为不可错过的是位于一楼的镇馆之宝展厅。这里是对南京博物院馆藏的国宝级文物进行轮换展览的展厅,每一次去都会有惊喜,而且错过某一件国宝,可能会要很长时间之后再会看到。上一次我去赶上的是,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另外个人推荐几件文物:
1、东汉 错银饰青铜牛灯
2、东汉 银缕玉衣
3、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4、明 坤舆万国全图
5、明 金蝉玉叶
6、明 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
7、明 徐渭《杂花图卷》
以上,谢谢。
五、南京明故宫讲解
南京故宫在洪武二十四年最终完善后,在靖难之役最后时刻,从奉先殿燃起大火,延烧东路部分建筑。永乐改元后,陆续恢复一些建筑,并在永乐四年将皇城西墙从今天黄埔路附近拓展到今天的龙蟠路一线。迁都之后,在正统朝正式定都北京前,历任南京守备,例如郑和,一直在做维护和重建宫殿的工作,但是正统后,基本就放弃了南京宫殿。成化、弘治朝,南京宫城的中轴线建筑陆续遭雷击焚毁,朝廷也禁止重建。在嘉靖朝,南京太庙遭雷击焚毁,对于如此重要的礼制建筑,嘉靖帝亲自下令不许重建,仅做高墙将太庙遗址围合。
明廷放弃南京宫殿一是因为已经定都北京,南京宫殿并无使用功能,无需重建,其次是正统以后朝廷的财政情况逐渐恶化,已无力同时维持两座皇城的运行。
入清后,将皇城的西墙和北墙扩大为满城,东墙、南墙及承天门、端门、东安门等陆续拆毁,砖石用作旗人住宅、府衙的建筑,但宫城只是封闭,任期自然毁坏。康熙朝曾下令将宫城内残余建筑拆至普陀山法雨寺建圆通殿。
太平天国战争对明故宫损毁极大,因为旗人在满城及宫城做激烈抵抗,太平军的攻势将午门、西华门、玄武门轰塌大半,直到民国初年都尚未恢复。扩建天王府时曾移走不少明故宫遗址的建筑材料。
民国初,为解决落魄旗人的生计,政府允许旗人拆解满城,也就是皇城和宫城的城墙,将城砖变卖,此举及导致了明故宫作为一个整体的消失。此后建中山路、行政区、修机场,导致了太庙、社稷坛、午门、西华门、御河遗址的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从此消失。
建国后,明故宫地区大部分划归军区,50 年代曾有过平整土地运动,遗址上尚存的夯土遗迹也被平毁。后由于城市开发建设,除中轴线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建成现代建筑,其地下的建筑遗址也惨遭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