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宾到马湖风景区有多少公里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市郊,邛海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目前邛海被规划为国家湿地公园,分为观鸟岛、梦里水乡、烟雨鹭洲和西波鹤影等几大区域。占地面积29平方公里。

雷波马湖: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7.33平方公里,距县城47公里,距西昌和乐山各280公里,距宜宾137公里。

2. 宜宾到马湖风景区有多少公里啊

雷波马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距县城47公里,距西昌和乐山各280公里,距宜宾137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详细介绍

雷波马湖

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湖泊,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海拔1113米,平均水深70余米,最深处180米。据传,昔人以壮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交,后产异马,因得名马湖,又以湖中有龙,亦称龙湖。马湖三面环山,风光秀丽。湖东,五马归巢山,犹如五匹骏马昴首扬蹄长嘶;湖南,青龙山脉似兰龙若黛;湖西北,老君山横空出世,虎视眈眈;湖西南,三山似蛟龙抢夺马湖翠宝,翘首争雄;湖北,玄武岩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犹如向前涌动波涛,浑然成景。在湖洞、母猪卧崖、鹅公飞渡、五马归槽、大梳月、天门雄陈、兰蛇撵龟景点散落湖周,令人目不遐接

3. 宜宾到马湖自驾游线路

最佳钓点是雷波马湖桥西!

雷波马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距县城47公里,距西昌和乐山各280公里,距宜宾137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湖泊,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海拔1113米,平均水深70余米,最深处180米。据传,昔人以壮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交,后产异马,因得名马湖,又以湖中有龙,亦称龙湖。

4. 宜宾到马湖自驾路况好不

宜宾的别称:叙府,今四川省宜宾市别称,亦称“僰道” 、“戎州”、“叙州城”。早在三千多年前,即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在四川宜宾一带就有僰(音bo)人聚居,大约在周朝就建立了僰人国。秦为西南夷地。

西汉,把少数民族地区称为“道”,故此地设僰道县,初属蜀郡。僰道治所在“马湖江会”,即今金沙江和岷江交汇处的宜宾城。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僰道属犍为郡。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犍为郡治从今贵州省遵义市西迁到僰道,从此,僰道作为犍为郡治,又是僰道县治。梁武帝大同十年(公元544年),先铁平定了川南一带夷僚,此地臣属梁王。为了“镇抚戎夷”,便把僰道城改称戎州。

西魏(公元553年—557年),犍为郡和僰道县已移置汉时的江原县地(今四川崇庆县东30里)。隋朝,僰道县属犍为郡,戎州复名为犍为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犍为郡为戎州,州治迁设南溪(今宜宾市李庄镇)。僰道县属之。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戎州改称南溪郡,僰道县取名“义宾”(即以义宾服之意)属之。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戎州州治迁回僰道,因马湖江(金沙江)涨洪水,城池飘荡,于是州治和县治同迁岷江北岸(今旧州坝)。

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按《禹贡》“西戎即叙”句,戎州改名为叙州。而义宾县到北宋时,也因宋太宗名赵光义,避帝讳,改为宜宾属叙州。

宋末元初。为抗元兵,将城迁往东山(今市区东北)。公元1276年,元军毁东山城,徙州、县治于两江口(今宜宾城)。

元至元十八年(1281),升叙州路,明清为府。民国二年(1913)废府。

1951年建宜宾市。[1-3]

宜宾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宜宾—宜昌段亦称川江。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

5. 宜宾到马湖风景区有多少公里路

有说战国时秦灭蜀(前316年)后,宜宾市境已属蜀郡;史籍则载系战国后期(前250年左右)李冰通僰后方纳入蜀郡范畴。

宜宾始置之县级政权僰道有说建于秦、有说建于西汉。僰道设县后,今市境大部已纳入其范围。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僰道县属犍为郡,至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犍为郡移治僰道,今宜宾城已成为郡、县同治之所。历西汉、东汉,今市境大部均在犍为郡僰道县境内。

西晋永嘉五年(302年)后,犍为郡、僰道县短期荒废,僚人大批入蜀,占据今市境各地。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先铁讨定占据此地的“夷僚”,于今宜宾城设戎州。

北周时,宜宾城戎州仍置,另新设外江县。

至隋,外江县复名僰道县,直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称叙州,僰道县方改为宜宾县。

由隋至清,今市境除江安县、屏山县曾分属泸州及越郡、马湖路、马湖府外,大部属犍为郡、戎州、南溪郡、叙州、叙州路、叙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仍保留叙州府,民国2年止,今市属区县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国18年后废道,各县直属四川省。民国24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区制,四川省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宾,辖有除屏山县(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外的今市属各区县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