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莫高窟内有着佛像、菩萨像、天王、金刚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造型上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的有34.5米,最小只有2厘米,足见古人手艺之高超,堪称是佛教彩塑博物馆。

中心柱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等建筑造型,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引得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流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晋祠三宝三绝三匾是什么?

晋祠三绝是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之内的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

晋祠三宝是指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

晋祠三匾是指难老、对越、水镜台三匾。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推荐内容